序言:此三位賢德夫人,乃我中華人物,其賢德美名,流播千載,其勸善智慧,光耀今古。今日讀來,尤感佩于懷,頗受教益。“抱樸而守拙,至誠行大義”,現將容匯古人智慧光華的經典,與天下人共分享。
(二)勸君王納諫的長孫皇后
本文內容記載于《舊唐書·皇后列傳》宋·范祖禹《范太史集》卷二十七。
長孫皇后,從唐太宗李世民生長在官宦世家,自幼接受正統教育,形成了知書達禮、賢淑溫柔、正直善良的品性。在李世民征戰南北期間,還是王妃的她,緊隨丈夫四處奔波,照料其起居,使李世民在作戰中更加精神抖擻,所向無敵。李世民對她十分器重,當皇帝后,常向她征求意見共議國家大事。長孫皇后雖很有見地,但不愿以己特殊身份加入其中,認為:“母雞司晨,終非正道,婦人預聞政事,亦為不祥?!碧铺趨s堅持要聽她的看法,長孫皇后拗不過,只是原則地說:“居安思危,任賢納諫而已?!?/span>
有一次,唐太宗興致突發,帶著一大群護衛近臣,要到郊外狩獵。出宮時,迎面遇上了魏征。
魏征,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淵創建了唐王朝,為太子李建成做事。李世民發動“玄武門兵變”后召見魏征,責問:“你為什么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?”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魏征要完了??墒?,魏征卻從容自若,以非常自信的口氣答道:“如果皇太子早聽我的話,定不會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?!崩钍烂衤牶?,被魏征不畏強權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動,打心眼里欽佩他,不但沒罰他,反而重用了他。
不久,李世民委任魏征為諫議大夫,后又提拔他當宰相。建國之初,唐太宗勵精圖治,常與他討論治國施政的得失。膽識超群的魏征,喜逢知己之主,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進諫。他在任上,先后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。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,他也敢面折廷爭,從不退讓,所以,唐太宗有時對他也生敬畏之心。
見唐太宗出門,魏征問明了情況,當即進言道:“眼下時值仲春,萬物萌生,禽獸哺幼,不宜狩獵,還請陛下返宮?!碧铺谡谂d頭上,心想:“我好不容易抽空出去消遣一次,就是打些哺幼的禽獸又如何?”于是請魏征讓開。魏征卻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,唐太宗怒不可遏,下馬氣沖沖地返回宮中,左右的人見狀都替魏征捏把汗。
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,義憤填膺道:“會須殺此田舍翁!”長孫皇后謂帝曰:“誰觸忤陛下?”
長孫皇后問明原由,也不說什么,只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,然后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,口中直稱:“恭祝陛下!”唐太宗莫名其妙地問:“何事如此慎重?”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:“妾聞主明才有臣直,今魏征直,由此可見陛下明,妾故恭祝陛下?!碧铺诼犃诵闹幸徽?,覺得皇后說得甚是在理,于是滿臉怒氣隨之而消。
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,平常放在宮中飼養。一天,這匹駿馬無緣無故突然死了。唐太宗大怒,要殺那養馬的宮人?;屎髣裰G說:“從前齊景公因為馬死而殺人,晏子當著齊景公的面列出養馬人的罪狀,說:‘你把馬養死了,這是第一條罪狀;你養死了馬而使國君殺人,老百姓知道后,一定恨國君,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;其他諸侯知道后,一定看不起我國,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?!R景公聽后便免了養馬人的罪。陛下您讀書曾經讀到過這個故事的,難道忘了嗎?”唐太宗聽了皇后這番話怒氣就消了,他對大臣房玄齡說:“皇后用平常的故事來啟發影響我,確是很有益的?!?/span>
|